
抗菌液: 漂白水、...
市面上充斥著各種抗菌系列產品,包括常見的酒精清潔液、乾洗手、漂白水…等,其抗菌的程度、使用的範圍有一定的差異,部分只對細菌有抗菌的功效、部分應盡量避免使用在人體..
今天就要來介紹常見的4種抗菌液: 漂白水、酒精、乾洗手、次氯酸水
漂白水 | 酒精 | 乾洗手 | 次氯酸水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抗菌種類: 細菌 | ✓ | ✓ | ✓ | ✓ |
抗菌種類: 病毒 | ✓ | 不一定 (只對有脂質套膜的病毒有效,如:新冠病毒) | 不一定 (只對有脂質套膜的病毒有效,如:新冠病毒) | ✓ |
1. 酒精
酒精消毒原理:
酒精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見、最方便的抗菌液,75%的酒精可以深入細菌內部使細胞脫水,同時凝固蛋白質。
抗菌效果:
酒精能對細菌有一定的殺菌作用,但對於病毒…就不一定了,如: 腸病毒、諾羅病毒˙就是酒精無法殺死的病毒。
注意事項:
酒精並不是濃度越高、殺菌效果越好,一般來說,濃度介於70%~78%的酒精殺菌效果最好;但若酒精濃度(95%),會將細菌的外殼凝固,酒精就無法繼續深入細菌內部,造成無法完整的殺死細菌。
怎麼稀釋?
若家裡只有95%酒精怎麼辦,可以用4:1(酒精: 水)的比例來稀釋。
使用範圍:
適用於一般手部清潔、小面積家中清潔
2. 漂白水
漂白水消毒原理:
漂白水中的次氯酸納是一種強效的氧化劑,透過蛋白質氧化分解,達到殺死細菌、病毒的效果。
抗菌效果:
相較於酒精,漂白水的殺菌效果極佳,對於病毒、細菌都有效,尤其是秋冬季節好發的諾羅病毒以及夏秋交替的腸病毒,漂白水成分中的次氯酸鹽能將其消滅。
注意事項:
漂白水刺激及腐蝕性,對黏膜、皮膚、呼吸道具有刺激性,不得混合其他清潔液體,也應避免太常使用於家中清潔,有國外研究發現若家中太常使用漂白水做清潔的話,兒童反而容易增加流感、扁桃腺炎、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,因此,在使用漂白水時應該戴好口罩、手套並在通風處使用。
怎麼稀釋?
一般建議若是僅清潔環境使用,可以使用1:100的稀釋漂白水,但若是要清潔浴室/馬桶表面,就應該使用1:10 稀釋漂白水,並建議一次稀釋一公升就夠用了,否則會容易與空氣、水接觸後被汙染。
使用範圍:
適合大面積消毒使用、避免直接用於人體
3. 乾洗手 (液/凝露)
乾洗手消毒原理:
市面上乾洗手主要分成兩大類: 酒精乾洗手、非酒精乾洗手,前者較為普遍,殺菌原理如同酒精,透過破壞細菌或病毒外層的套膜使細胞脫水、失去活性。
抗菌效果:
若為含酒精成分乾洗手,抗菌效果如同酒精,70%~75%濃度抗菌效果最佳。
注意事項:
若使用非酒精乾洗手,成分則會使用三氯沙、三氯卡班(此成分可以在肥皂、牙膏中找到),長期使用可能會對健康造成風險(有可能干擾人體賀爾蒙分泌)
使用範圍:
適合手部清潔
4. 次氯酸水
次氯酸水消毒原理:
次氯酸水與漂白水的結構也相似、原理一樣,都是透過氧化分解,使細菌/病毒代謝機能障礙而死亡,達到殺菌的效果。
抗菌效果:
次氯酸水會在短時間內氧化殺菌,可殺死病毒、細菌。
注意事項:
因氧化快速,放置過久容易失去效用,穩定性差、不耐久放。若使用在食品、餐具上,建議在使用後再以清水沖洗過。
怎麼稀釋?
若作為食品容器、食材洗滌使用,其氯含量要在200ppm以下,食材殘留則不得超過1ppm
使用範圍:
環境消毒、食品器具(不可食用)、避免直接用於人體